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醫師x醫院

醫師需要舞台揮灑

這個舞台就是醫院

從長庚急診大量出走,以及山狗醫師離開長庚的理由來觀察醫療環境的變遷...

2017年6月28日新聞
長庚三院區40急診醫師出走

基本上在醫學中心工作就是長期處於一個極度高壓的狀態,
而急診醫師算是高壓中的高壓,這也是為什麼急診醫師薪水相對較好的原因,
也許他們上班時數不如內外科的醫師,但急診醫師只要上班就是要隨時處於on fire,
所以疲憊程度不是一般圈外人可以想像的,
如果要做一個形容,你可以想像自己在高速公路上開車,
一直維持時速110km/hr,穿梭在車陣當中,從高雄開到台北,再從台北開回來,
這樣大概也是10個小時左右....

每次開車”都要面對的事情....
酒駕不穩的車輛
老爺車搖搖欲墜往你直衝而來
路上突然爆胎的車輛
在你眼前發生的連環車禍
突然間緊急煞車到完全靜止的車
惡意逼車的駕駛
三不五時還會出現莫名其妙的警車要你證明自己沒有超速和違規

看到這邊光想像應該就可以知道疲憊程度,但實際上的狀況可能更加緊繃...

其實在醫師這個職業,除了開業的醫師之外,每位醫師都是需要醫院這個舞台,
不論是醫學中心 區域醫院 或者是地區醫院甚至是聯合診所

醫師尤其是所謂的五大皆空的醫師,
基本上都是人人喊搶.萬年有缺的狀況,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新聞報導寫很多,山狗醫師我就不多說了...

這次會有這麼大的問題出現在長庚醫院其實並不是一件很令人意外的事情,
長庚醫院早期是以合夥關係和醫師合作拆帳,
醫師算是合夥人,但由於某次被離職醫師衝康後,
就改成僱傭關係制度,至於好壞,就見人見智了....

我在長庚醫院時,直屬上司的醫師和教授,本身都是屬於溫良恭儉讓的一群,
基本上都是逆來順受的好咖,教學 醫療 研究,三個面向都相當的優秀,
在院方的壓力和框架下,給予我們這些下屬最大的空間和最好的機會.

但是 但是 但是 但是 但是 但是 但是 但是 但是 但是 但是

長庚在經營階層改朝換代之後,善良的醫師與基層人員仍在,
風向的改變卻令人措手不及,經營者的理念似乎也蕩然無存....

將每個醫師壓榨到極限,支援完沒多久又要出去支援,
挖了東牆補西牆,東牆就愈來越薄,補上來的人力總不夠進一步發展所需,
醫師除了臨床工作外的事情也越來越多,
但是研究還是要繼續有論文產出,教學還是要持續不斷,
有教學與研究熱情的醫師每天被臨床壓榨後幾乎沒有時間....
上頭看的是經營績效,看的是人數與產值的比例,
要求你要有產值,要有成長,卻不給你武器與人手,
業績有成長卻跟你說超過總額,賺錢的項目沒有成長,
所以不給你更多的資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點永遠不在長庚的考量中....

急診室就是最好的一個寫照,
急診不可能賺錢沒錯,因為急診需要大量的人力與資源,
在現今台灣醫療給付體制下,救命的科就是這麼的卑微,
點數就是這麼的少,調漲的掛號費? 跟你醫師沒關係,這是醫院賺走,
你的產值就是你做多少,產值不夠就是算你賠錢...

急診是一間醫院病人來源的大宗,尤其是住院病人,
有急診才有住院,沒有急診你的住院病人要靠門診收滿,
可以說是天方夜譚....
所以急診不能光看待在急診室那段時間的產值,
這樣既不客觀也脫離現實面....
但長庚就是一個這麼不客觀也喜歡用脫離現實打壓醫師的地方.

醫師在台灣這個健保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下
算是一種可流動的公共財,尤其是急診這種不需要養病人的科別.

如果你要用慣老闆看待下屬勞工為私有財的態度來處理醫師,
你就會像現在的長庚一樣,被這群高度專業與意識自主的聰明人所唾棄...
其實把長庚目前的處境放大到社會上也是通用...
東風與太陽的故事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人們工作時,總是希望自己的付出與收獲成正比.
當你做同樣一件工作,另外一個地方的收穫比較多,
自然而然就會往另一個地方靠攏.

辛苦的工作是磨練
低薪只是暫時
放眼未來你可以更好
再撐一下就是你的

以上都是沒有選擇時候安慰自己的話語....
在現在資訊流通如此發達的狀況下,
同樣一件工作但是薪資與環境不同是很容易被發現的,
以前那種從學校畢業待到退休的狀況會越來越罕見,
向國外那種獵人頭的公司大概是下一個新興的產業,
挖角也將變成司空見慣的事情,
唯一不變的就是要將自己準備好,
要走的時候讓前公司惋惜,讓未來的公司滿意...

在這邊還是要呼籲一下
希望長庚醫院重回初衷,把握與珍惜那些願意留下來一起打拼的人.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能否成功的關鍵,
長庚醫院之所以有目前的地位與影響力,靠的就是創辦人當時的理念,
留在醫院裡的人,大多數還是希望能拉這間醫院一把,
不要把這些願意付出與改變的人給逼走了,他們是這間醫院最重要的資產.

感謝高雄長庚腸胃科的師長與夥伴 你們要繼續加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一顆藥的變化

從開始有門診到現在,我常常是喜歡把藥越開越少,越開越簡單.... 在門診常常會聽到我說: 狀況比較好囉,我們少幾顆藥,如果吃了持續有改善,藥吃完就好,不用再回診了。 週二晚上,有個病人沒有掛號,但是特別走到我的診間,希望跟我講幾句話,看到熟面孔,我請護士讓病人進來,看...